|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9

This version was saved 9 year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劉子任Melly Liu
on April 23, 2015 at 12:07:13 pm
 

劉子任閱讀楊聰榮老師「菲律賓華文教育是不是應採第二語言教育?從菲律賓華文教育近二十年的新發展談華校語言教育的定位」之心得

 

菲律賓的華語文教育自十九世紀末期與中國往來及相當密切,當中國實施維新運動教育改革,隔年菲律賓僑界即開辦新式的中西學校,當時駐菲的大清大使館亦設有大清中西學堂,此為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草創時期;再來是二十世紀初到中葉為發展時期,是因日本據菲而令華文教育產生中斷,以及爾後的復興時期;1955年以後逐漸邁向菲化時期,華文學校被視為外僑學校一類,同時由於菲國政府採菲化政策,而使得僑界、僑團無不積極爭取華語文的延續性,反而令華文教育更受到菲華社會的重視。華文教育成為當地社會重要的第二外語,在大規模的師培計畫、教材編寫等在在彰顯出華文教育的投入與獨樹一格的模式。


 

黃詩雯 閱讀心得-〈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現狀與改革〉

菲律賓的華文教育歷史近百年,在菲律賓的華人中,閩南人佔了大多數,因此菲律賓的華人活動多使用閩南話或華文,只是使用華文者多為長輩,對於年輕人來說,華文的學習只是一門科目,應付學校及家長的要求,加上華文對於就業或升學並無幫助,因此學生學習華文的動機不強。在文章中提到影響華文學習有六個因素:語言環境、菲華社會的看法、師資、教材、教學方法及學生程度。菲華社會華文學習的定位偏向母語教學,與台灣一樣使用繁體字與注音教授華文,在教材內容選擇上多以文章為主,教師的教學因此偏重文章賞析及加強學生的寫作。對於土生土長的菲律賓學生來說,華文並非母語而是外語,而在外語教學上,對話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句子及文章的組織是為了幫助學生練習對話,使其能使用完整的句子交談。關於這部分作者也有提到,菲律賓僑中學院進行華語教學的改革,將華文視為第二外語的教學,從教材教法開始改變。

 


 

潘郁欣--閱讀菲律賓的漢語教學 心得

讀到這篇文章的開頭就很開心,因為文中提到菲律賓的華語教學歷史分為兩塊,有所謂僑民教育和華人教育時期,原則上就是以第一語言或是第二語言教學來做為兩者的最大異同。這讓我在自己對日本的華語教育的討論中有更清楚的想法。因為日本的僑校目前有較多的非華人學生移入,所以我想探討僑校的教學與經營是否有改變,但是無法想出很明確的探討點,正好可參考本文的論點,探討日本僑校的華僑教育是否有改變傾向成為華語教學的方向。

 


劉子任0423上課筆記
 

僑校是官方安排,跟台灣有邦交國,在雙方政府協助之下在那邊成立的僑校,所以僑校是國內教育的延伸。既然是官方安排就是去徵選老師過去。公立學校的老師除了去僑校,也可以去台灣學校(以前是台北學校)教,待遇一樣甚至更好(海外補助、當地開銷不大),年資照算。這些學校本身有它的歷史。是根據台商的關係。台灣官方版的國際學校。
越南胡志明市臺灣學校、馬來西亞吉隆坡臺灣學校及檳吉臺灣學校、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及泗水臺灣學校等5校學生。檳吉是檳城吉打。

1997IMF介入的時候,泰國曼谷地區的國際學校如雨後春筍達百間以上的國際學校在曼谷地區。

教育界已有國際學校的研究。
泰國中華國際學校本來也是屬於台灣學校系統。本來僑委會出了一億給中華國際學校,成立四五年之後,決定脫離僑委會的系統成為泰國的國際學校。
台灣學校本身很清楚就是官方主導,希望是台灣教育的延伸,親身去看過就會發現,雖然是國內學校的延伸,但事實上是非常強調英文的。又因為政策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多是當地的人在念。像是越南就很多越籍的人去念胡志明市台灣學校。國際學校的議題不單單是國際學校內部的議題,也是整個社會的議題。台灣因為這種國際學校很少,這群念國際學校的學生跟一般的台灣人就會不太一樣。
泰國有一百多所國際學校,就會形成一個較大的群體在國際學校成長,跟全球的接觸很容易,但是跟一般的泰國人會不太接觸,思想、文化就像國外的人。這種現象就會變得很顯著。

大部分的教育研究都是看體制內的研究,一般來說做國際學校的研究就會比較少,將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考慮的時候,就會產生獨特性。視為新興的研究領域,未來發展的趨勢。

國際學校內部課程、教材來源、對學齡學童造成的影響,還有很多東西是值得討論的。如果再延伸到語言教育的脈絡,如果去看英語村,就是看英語教育在全球各地的發展。各國為了要投資英語學習能力,就打造英語村或是英速魔法學院,是高成本的語言學習環境。

【討論問題】:由英語教育的課題,來找到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討論。


非洲崛起華文教育,林雙福校長是好幾個地方的華文教育的推展經驗,63期師大物理研究所,到新加坡修環境工程博士,一直都在高中教書,後來決定到ACC阿彌陀佛圓通學校教書。馬拉威只有一個國立大學五個學院3000名學生,教育部今年準備開辦馬拉威
ACC在馬拉威有十三年時間,馬拉威地方不大,我們有學華文的學生,出路可來台灣讀大學,台灣跟馬拉威斷交之後,台商大多撤出,但是華商從2008年開始進入馬拉威,短短五六年時間已超過十萬人居住在當地。當地華商較少大企業,多為買賣衣服的小生意,英文普遍差無法跟當地人溝通,需透過翻譯,尤其印度的大老闆(在馬拉威當地掌握經濟命脈)要跟中國做生意要學華文。所以華文教育在當地很受歡迎。至於繁體或簡體,在馬拉威要學ㄅㄆㄇㄈ與簡體字,但最近中國要在當地大開孔子學院,教師薪資為兩萬人民幣供食宿。於是當地中國來的老師,表現像是暴發戶,台灣去的老師也領兩萬元不過是新台幣。

中國來的老師沒學過注音符號,所以來到馬拉威跟台灣老師學習注音的筆劃與部首等。
ACC學校的學生為孤兒,學習前的華文基礎為零,進到ACC學校透過協同教學,一到四年級一段,五到八年級一段,到高中再測驗聽說讀寫能力分為ABC三個班。教材在編寫上讓學生有挫折感。
教材上宜先從前兩年聽說開始,再進入讀寫。
當地的非洲人文教較差,好說謊、偷竊、沒有存錢觀念,平均年齡37歲,很多愛滋病兒。

ACCTaiwan是由普賢文教基金會資助,時常請院童到各國表演,吸引各地的人來捐款認養。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